每個產品創造的過程,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
這是仿冒說不出來,抄襲無法了解的。
這是Truvii的第一個產品,第一個故事

手電筒光罩在創造的過程,我們在想如果把手電筒變成燈會是怎樣的一個形式。⋯⋯
會是方的?
還是圓的?
比例要多大?
高度要多少?
裝上手電筒之後之後要有多大的照明範圍?
要把光整個罩起來嗎?
如果簍空之後要用麼材質強度才夠?
要如何止滑對抗材料本身的強度?
要如何讓多種尺寸的手電筒都適用?
要用什麼反射材料?
模具該如何處理?
如何解決組合?
如何解決排氣?
做完之後重量會不會在控制範圍內?
該選什麼顏色?
該如何包裝?
16個問題總共超過80種以上的選擇。

最後我們選擇
。天圓地方的概念(這也出現在旅行光罩上)

。比例調整為1:5的形態(反射片佔整個高度約1/5)

。根據我們建築學裡的一個人的工作範圍約90cm,所以我們就將光罩的照明範圍定出來後,反覆測試去調整反射片的角度。

。後來我們決定讓光自由的漫射出來,如路易斯.康(Louis I. Kahn)所說:建築是深思熟慮的空間創造,
我們在想一個作品的產生也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創造,所以我們用了三根柱子去圍合一個空間,
再讓光透過這個物件的屋頂反射,去照亮另一個空間,所以這個過程由下往上,
由內而外,用一個圓體三根柱子創造出這個產品最重要的部分,我們還解決了如何讓三根柱子看不見陰影的問題。

。簍空之後的材質的選擇呢?
經過反覆測試之後我們選擇了PC/ABS,這種材料強度比ABS高流動性比PC好,
最後經過SGS強度測試,成功的只靠三根柱子創造出垂直耐重90KG的成績

接下來的部分應該可以開一堂課選修一學期惹~~
如果有緣我們露營時繼續聊......

11350647_1072756832751941_7018146988940069986_n 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ruv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